2月26日清晨8点,贵州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长郑徐如平常相同翻开手机智能操控APP,屏幕上的数据平稳跳动:温度17.5℃、湿度92.4%RH、风机状况作业中……“全部尽在把握。”他笑着收起手机。
坐落贵阳市花溪区的这家数字农业产业园,正用数字技能重塑栽培形式,让菌菇成长从“靠天吃饭”转向“云端智控”。
厂房一楼,一套主动化设备高效作业,经过精密分配的鹿茸菇基质,正输送至菌包生产线,主动完结装填工序。
厂房二楼,是菌菇培养室和生育室。隔着玻璃窗,记者看到一瓶瓶鹿茸菇规整摆放。一定要经过严厉的消毒流程,穿上无菌服,套上鞋套,经过风淋室消毒方得入内。
每个菇房内,智能操控办理体系构建起立体监测网络,实时收集温度、湿度、光照等多项环境数据。
“就像让蘑菇住进了智能房。体系能依据菌丝成长阶段主动调理环境,基本上没有差错。”郑徐说,这种精密化管控大幅度缩短了菌菇的成长周期,菌菇的质量也得到极大提高。
“经过对各阶段全程监控,并使用大数据分析,及时优化调整每一个过程,让我们的菌菇更具市场竞争力。”该公司负责人江先赐表明,除在贵州本乡出售外,该公司产品现在已打通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湖南等地销路,一期满产后,年产值估计打破1.5亿元。
数字化工厂的落地,为周边农户翻开了增收新途径。38岁的沈金珍是花溪摆早村乡民,现在已成为工厂的班组组长。“我的首要作业是办理主动化设备和记载用工数据,月工资5000元左右。”她笑着说。该公司已吸纳130余名周边乡民,人均年收入添加3万元以上。
据了解,作为我省要点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将依托花溪区全域旅行创新区的优势,打造“农文旅一体化开展”形式,推进区域开展。
“数字化不是替代传统,而是让农业更高效、更可继续。”江先赐说,跟着二期工程的发动,项目方案新增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并联合周边高校树立产学研基地,培养更多“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