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弱,曾经被美国压制者纷纷开始抬头,而被美国宠溺者也开始撒泼癫狂,于是今天这样一个世界就变得日益动荡起来。
宝岛台湾这个美国用来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路障,如今随着美国向东太平洋收缩,已然对它变成了一块鸡肋。美国现在只想尽快把这块鸡肋上仅剩的那点肉渣舔尽,然后就会将其弃如敝履。
一直以来台湾岛上的割据势力都是仰仗美国的撑腰而得以残存,因此他们在美国面前奴颜婢膝极尽讨好之能事。在这帮民族败类的眼中,美国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的标杆,美国的一切都是堪称楷模。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如今宝岛上那些政客可以挺直腰杆傲然地向世人宣布,自己现在是美国政客的师范了。
想当年在美国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总统(老布什)的力压下,蒋经国不得不放弃传位给自己儿子,另行选择了李登辉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而李登辉上台后立马对美国投桃报李开放,使得得以见天日。
这一页也真是历史的讽刺,依赖美国庇护才得以在宝岛苟延残喘近四十年的蒋家王朝,最终却被自己的美国主子给灭了。
果然啊,正如美国著名外交家亨利·基辛格所言,‘当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当美国的朋友却是致命的’。
得见天日的表现出了极大的能量,它从宝岛外省人和本省人的历史积怨入手,大打悲情牌翻历史旧账,搞民粹主义极力挑动族群对立,以这种撕裂社会的方法迅速扩大了自己在宝岛的影响力,从而成功地在进入21世纪后长期掌握台湾地方政权。
在宝岛上经营了半个世纪,虽然在美国的大力援助和开放市场帮助下,宝岛成为了所谓的发达经济体。但是作为外省人,尤其是上层攫取了发展的大部分成果,外省人和本省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肉眼可见。这种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以及早年对本省人的屠戮以及长期的打压,都致使宝岛内部族群间仇恨积累。
虽然我们外人看执政成果不彰,但是在台上将资源塞给了本省人群体,客观上确实改变了宝岛族群利益分配的不平衡的问题,让本省人群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如今崛起之路居然被美利坚的川皇完美复刻了,对此肯定是沾沾自喜。
当年苏联因为自己内部问题而解体后,美国满世界宣扬是因为自己强大才取得了冷战的胜利。
于是美国精英们一边推动全球化,以便为自家的金融霸权掠夺全球财富打开方便之门;一边在国内大力推动‘快乐教育’阻断底层的上升通道(这个能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时代),以保证自身家族能长久畅享垄断财富。
然而美国精英们没想到全球化的结果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除了攫取他国的剩余价值,让美国经济发展数据看上去好看这一个好处外,剩下的基本上对美国来说都成了坏处了(至少很多红脖子美国人这么认为)。
由于全球化下资本追求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低变得更简单易行,因此全球化大大加速了美国原本就慢慢的开始的去工业化。
诸如汽车、造船这些美国原本的支柱产业那可是金领工作,相关公司一般很难进入,因为它们的工作岗位只要收入高一些的大多是世袭的。老爹退休后由他的儿子继承岗位,几代人都在同一家公司讨生活,在当年美国工人阶级中可并不鲜见。
而也由于这种稳定性,所以连美国黑帮也觊觎这些工作岗位,其后通过与资本家的联合,这些黑帮将自己变成了‘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不信你能自己去查,美国那些高薪的金领工人家庭有多少不是世代为工会高级成员的。
美国工会如今动辄就鼓动工人罢工,索求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福利,而按比例加薪加福利后,工会中上层无不是最大的受益群体。
当苏联还存在时,美国基于与苏联争霸的需要对于工业部门,即便是没有盈利也得到大量补贴保证其的运营,并且美国政府大量立法保护这些工厂不缩减规模,以保证自身与苏联的争霸所需。
因此没有全球化前耽于美国法律规定,兼之当时美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资本家对于工会的讹诈也只能是咬牙切齿地接受了。
而且啊,这些生产流水线工作并不是特别需要太多的技能,因此‘快乐教育’下培养出来的美国赤子们搞个岗前培训也能勉强胜任。美国当时的这样的情况,也是美国精英们推动‘快乐教育’实施的底气所在。
下面只要能喂饱了就不会反抗,而‘快乐教育’只要能推广个两代,这些底层牛马自然也就没了反抗的觉悟和勇气了。
人家资本家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啊,在中国等国家设立的工厂,不但人工只有你这些美国工人老爷们的十分之一,而且良品率、生产效率也都比你高。
在亚当·斯密、哈耶克等资本主义大儒的经典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美国资本家们,有任何不把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理由吗?
这些美国平民在失去了原本安逸高薪的工作后,由于吃到了冷战红利的残羹剩饭,再加上‘快乐教育’对他们就业观、人生观的刻意引导,已然变得耽于安逸眼高手低,因此美国仅存的那些苦哈哈的制造业这些人根本就不屑一顾,也缺乏相关的基本技能,当然他们也不屑去学。
其实想想也是,就算你在美国工厂把缝纫机踩到冒烟,也没比在街头餐馆当服务员多赚几个美分,何必让自己那么累呢?
而且美国精英设计的那一套社会制度将平民压榨到了极点,一般平头小老百姓一份八小时的工作,根本就不能养家糊口必须兼职打一份工甚至两份工,方能维持日常生活开销。
另一方面在这些传统产业转出后,美国开始倾力打造高科技行业,这需要庞大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方可支撑。但是‘快乐教育’已经将美国民众培养成了,一群只能在服务业端茶递水的现代废物。这些人连日常算术都算不出来,谁也不可能指望这帮人引领高科技的大潮。
不过对于美国精英来说这都不是事,美国啥都缺就是不缺钱,有钱就能从国外引进劳力和脑力,填充美国国内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岗位。
于是在全球化大潮下,躺着享受冷战结束后红利的以美国白人为主的群体,在温水煮青蛙中渐渐地被时代所边缘化了。而美国社会也从一个生产型和消费型并举的社会,向着纯消费型社会转变。
美国现在总是夸耀自己的市场,满世界宣扬谁掌握市场谁就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全然忘记了自己今天的消费市场地位,是靠着当年作为世界工厂时的积累。
没有生产哪来的消费,而产出了总会有消费,只是一个多少的问题,所以生产永远比消费更重要。生产和消费两者的经济联系逻辑决定了,生产方必然是盈余方,而消费方必须是赤字方,这样才可以平衡,生产才能持续下去。
美国现在靠着金融霸权满世界吸血度日,它的金融霸权底气是在于全球外贸大多都需要用美元作为交换媒介。因此只有美元在海外市场流通起来,美国的金融霸权才能建立。
如果美国人不消费了,那美元就只能是留在美国市场上,海外市场没有美元了,大家这时是高价求购美元呢,或是直接本币交易呢,这两种手段哪一个更为经济更简单呢?
你美国人敢不消费,那美元霸权就会分分钟钟崩溃掉,没了金融霸权的美国还剩下什么?
为啥中美这轮关税战中我们这么淡定,就因为道理这么简单,所以美国推动与身为世界工厂的我们脱钩,我们干嘛担心呢?
当这些自诩为‘正统美国人’的白人老爷们在分到的冷战红利消耗殆尽后,才愕然醒悟自己已经被时代抛弃了,现在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可此时已经为时已晚,他们既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拿什么去和移民争工作岗位呢?
不,他们还有一个法宝能扭转乾坤,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赋予他们的大杀器——选票。
这些美国白人的落寞被投机的美国政客们看在眼中,由于移民给大财团们带来了滚滚红利,所以这些大财团坚决捍卫全球化,因此拿了这些大财团赞助的政客们担心得罪大财团断了财路,不敢吃饭砸锅轻易造次,但是总有野心家会试着去触碰社会的底线为自己捞取利益。
最终在慢慢累积下,这些野心家们发现了这个议题该怎么操弄,也看到了这背后能带来的巨大利益。而与此同时,代表美国本土工业产业利益的共和党因为移民的大量涌入,其在美国社会的支持者占比日益被稀释,其声势日渐萎靡难以匹敌了。
于是像是川皇这样的共和党非主流美国政客冒出头来,他将美国社会最忌‘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另取一个‘美国优先’的名字就拿出作为自己登上美国权力顶峰的敲门砖。
由于美国终究是一个白人占多数的社会,而这些白人在全球化趋势下日渐边缘化,越来越难以从中分到一杯羹,所以当他们听到‘美国优先’的口号后,立马就心领神会地迅速集结到川皇麾下,凭借他们的团结成功地将川皇给推上了宝座。
川皇的成功登顶也将美国一分为二,一部分是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了利益的白人精英阶层(建制派),以及为美国创造财富的移民们,他们是川皇的天然死敌;另一部分则是全球化中的败犬美国白人们,他们幻想川皇能为他们抢来供他们继续安逸生活的物资。
由于川皇在选举上的一再成功,美国本就右倾的共和党政客纷纷拥抱‘美国优先’,为了能吸引眼球,这帮人一个比一个提出的主张更激进,生怕不能把美国社会给撕成两半。
最近美国那个被称为川皇后继的查理·柯克遇刺身亡,川皇为首的借机直接在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政治正确浪潮政治运动。凡是对查理·柯克之死不抱同情态度的美国公务员都成为了迫害的对象,从被警告处分到解雇不一而足。
曾经的麦卡锡主义回来了,再次笼罩美国大地,只是这一次来得更加凶猛,涉及的面也更广。而且搞这一套的人居然爱上了红装,还真是历史的莫大讽刺啊。
作为共和党老领袖的老布什真的可以含笑九泉了,在他一手操弄下不但台湾鸡飞狗跳,现在连美国自身也受到了反噬。
不过共和党人们现在高兴还是太早了点,中外媒体甚少提及的一点,刺杀柯克的枪手以及刺杀川皇未遂的两名枪手,可都是出自常年支持共和党的家庭哦。
柯克不是说了嘛,拥枪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嘛,所以他求仁得仁成为了代价之一。
我们就备好板凳、瓜子、汽水,选一个好位置静静地看美国大地上持续上演的周而复始的大戏吧。